首頁 > 特別關注 > 正文

山東產研院濟南產業基地啟動暨創新發展成果匯報會舉行

2019-12-03 14:45:54   作者:高家濤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
0


 
       本報訊(記者 高家濤)11月30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濟南產業基地啟動暨創新發展成果匯報會在濟南舉行。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副省長于杰出席并講話。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主持匯報會。中科院院士錢逸泰,省政府副秘書長辛樹人,省科技廳廳長唐波,濟南市有關領導以及山東產研院創新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山東產研院理事會成員、省內各市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等參加活動。
       王忠林對山東產研院建院以來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承建山東產研院,寄托了省委、省政府的殷殷囑托,代表著山東產業轉型的方向。濟南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支持山東產研院建設發展,切實加快濟南產業基地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創造最優發展環境,為山東產研院發展厚植沃土、保駕護航。希望山東產研院大膽闖、大膽試,帶動各地形成更多各具特色的創新成果,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加快我省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于杰在講話時指出,山東產研院的定位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引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示范樣板,下一步要切實發揮好“平臺”“橋梁”“孵化”三個作用,面向前沿高新、面向全國全球謀求發展。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制定好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努力打造全國、全球一流的產業技術研究院。
       匯報會上,山東產研院院長孫殿義匯報了山東產研院的創新發展情況。山東產研院分別與9所高校、9家共建研究機構共32方進行了現場簽約;與會領導共同為23個創新平臺揭牌。同時,山東產研院發起了《關于成立山東產研院大學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倡議書》;山東產研院未來產業培育基金、新材料與高端裝備產業基金、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基金、綠色產業發展基金正式發布。此外,山東產研院濟南產業基地正式啟動開工建設,基地位于正在申建的濟南綜合保稅區章錦片區內,將打造成為集辦公、研發、會務、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平臺,滿足項目落地所需的實驗室、專業車間和中試平臺。
       據介紹,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掛牌成立4個月來,通過實施變革創新、戰略創新、躍升創新三類計劃,產研院洽談引進高技術項目100余項,已落地50余項,完成注冊高技術產業化公司19家,引進省外投資總額超過50億元。目前共建設分院、自建研究機構、共建研究機構、加盟研究機構和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等各類機構41家。
       匯報會后,與會領導共同參觀了山東產研院創新發展成果展。

》》》延伸閱讀
四個月,產研院為山東帶來了什么
 

       “高歌猛進、一日千里”,在11月30日舉行的山東產研院濟南產業基地開工暨創新發展成果匯報會上,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這樣形容山東產研院在技術創新、項目落地、人才引進、機構建設、院地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從7月30日正式揭牌成立至今,只有短短四個月時間,山東產研院為何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這家“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又為山東帶來了什么?

       瞄準“卡脖子”技術,一批重大項目落地
       在當天的匯報會上,山東產研院分別與9所高校、9家共建研究機構共32方進行了現場簽約。記者注意到,“高精尖”是這些簽約項目的普遍特點。
       其中,總投資30億元的中科聚氨酯新材料項目,作為國家亟待攻克的35個“卡脖子”技術之一,將打破我國在該領域高端產品80%以上依賴進口的局面,預計達產后實現100億產值,推動山東在聚氨酯、環氧樹脂行業率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由中科院重大任務局、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產研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五方共建的齊魯衛星項目也引發廣泛關注。該項目基于中國科學院在“天基資源網絡化服務體系構建與在軌驗證”重點科研項目成果,將研制三顆互聯網對地觀測小衛星,用于城市管理、農業以及海洋管理等行業的通信與導航。
       山東產研院院長孫殿義將這些填補山東乃至全國產業空白的項目,稱為“無中生有”項目。“產研院自成立以來,通過實施變革計劃,在空天電子信息、人工智能、微納和極端制造、先進材料等領域,開展‘無中生有’產業技術創新布局,成建制育成高技術企業,培育未來產業。”孫殿義說。
       “無中生有”之外,還有“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后兩者意指能夠對山東現有產業起到轉型升級或者“改頭換面”作用的產業項目。
       比如,山東產研院聯合新松機器人、山東信通院管理中心、濟南高新區管委會、濰坊理工學院共同發起設立的新松工業軟件研究院,將作為新松機器人工業軟件的全球總部,為全省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提供支撐。按照規劃,研究院到2025年將建立800人的技術團隊,實現研發投資15億至20億元,累計實現營收50億元,完成千家傳統企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及產業升級,新增產值1000億元以上。
       對于正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山東來說,這些項目的落地開花,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產研院把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作為第一要務,快速落地一批帶動性強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擴大優質增量帶動經濟發展,全力支撐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孫殿義說。他介紹,四個月來,山東產研院通過實施變革創新、戰略創新、躍升創新三類計劃,已洽談引進高技術項目100余項,已落地50余項,完成注冊高技術產業化公司19家,引進省外投資總額超過50億元。

       建設高端創新平臺,加速釋放新動能
       “高精尖”項目之外,山東產研院在創新平臺搭建、高端人才引進方面的成效也引發關注。
僅匯報會當天,就有23個創新平臺揭牌,包括3個自建平臺、14個專業研究院所及分院、3個加盟院所及2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和山東產研博正管理學院。
       其中,現代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由產研院與浪潮集團共建,力爭建成山東新一代信息領域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和前沿基礎應用研究的龍頭單位。中科聲遠產業技術研究院由產研院與中科院聲學研究所北海研究站共建,將面向海洋裝備、軌道交通、智慧家電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開展探索研究,努力打造國內聲學和信息通信領域研發及產業化示范基地。
       不難看出,這些創新平臺的搭建皆瞄準了當前山東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產研院深入調查研究山東產業技術發展需求,在精心識別、引進集聚外部優質科技創新資源為山東發展服務的同時,審慎布局構建山東省自主創新體系與能力。”孫殿義表示。
       作為山東“1+30+N”創新創業共同體體系中的“1”,產研院的輻射帶動作用也開始顯現。目前,產研院已密切與地方政府開展協作,穩步推進建設濟寧、淄博、單縣湖西3家產研院分院。
       匯報會上,山東產研院濟南產業基地正式啟動開工建設,將打造成為集辦公、研發、會務、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平臺,滿足項目落地所需的實驗室、專業車間和中試平臺。
       當天,山東產研院還與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省內9所高校簽約共建大學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推進高??萍假Y源向產業轉移和釋放動能。
       此外,山東產研院與清華經管學院簽約合作,共同建設山東產研博正管理學院。該學院立足山東、面向全球,致力培養產業技術商業領袖,助力產業技術的商業成功。
       眾多高端創新平臺也吸引了大批高水平頂尖人才和創新團隊,其中包括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劉中民院士、中科院金屬所柯偉院士、“國家杰青”王軍波研究員團隊等。
       “快速引進、加強原創,把引進利用外部科技資源與構建自主創新能力結合,支撐山東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孫殿義表示。

       體制機制創新,輻射帶動作用明顯
       一家成立僅4個月的研發機構,緣何引來眾多高端項目和人才?
       “與山東產研院合作,一是看中了產研院雄厚的技術力量,另外最重要的是這家新型研發機構有著靈活的機制和充沛的活力”,濟南藍劍鈞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磊對記者說。
       當天,藍劍鈞新與山東產研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簽約共建密碼技術云算力中心,該中心著力打造保衛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殺手锏集成系統平臺。
       當天的匯報會上,多個“速度”被提及——今年5月,產研院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省級事業單位法人注冊,創造了新的“山東速度”;產研院與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合作的先進電磁驅動技術研究院,創造了從談判到項目開工21天的“濟南速度”。
       “速度”源于體制機制的創新。
       孫殿義介紹,山東產研院建立了高效、安全創新管理決策機制,理事會負責定目標、黨委把方向、戰略咨詢委員會謀戰略。管理體制上,實行小機關、大平臺、新產業。院務會議實行充分討論基礎上的院長決策制,技術經濟委員會研究討論變革計劃、戰略計劃、躍升計劃管理,創新體系建設與管理委員會研究討論機構建設、平臺建設、條件建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研究討論狼群計劃、索牛計劃、雛鷹計劃管理,投資決策委員會研究討論產業化投資管理。
       對此,山東產研院副院長趙宇波解釋,“山東產研院對院長負責制執行到位,在內設機構上,包括投資、人事和員工薪酬等全面‘松綁’,所謂‘松綁’,意思就是與市場接軌,但并非一定是高薪酬,這樣人才能形成流動。”他向記者介紹,靈活的機制體制能夠激發創新創業的活力,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近期產研院在國內招聘,發現很多省外人才都愿意回到山東,“這就是機制賦能的體現”。
       對于產研院的體制機制創新,山東也賦予厚望。
       匯報會上,副省長于杰指出,山東產研院的定位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引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示范樣板。
       “下一步要切實發揮好‘平臺’‘橋梁’‘孵化’三個作用,面向前沿高新、面向全國全球謀求發展。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制定好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努力打造全國、全球一流的產業技術研究院。”于杰表示。(記者 高家濤)

欧美一级性爱视频_中文字幕免费一级黄片_一级a片女性自慰看片_中日韩欧美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