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科技金融遍地開花——青島“局區(市)聯動、政金聯合”科技金融模式詳解
城陽“吃螃蟹”
??? 最近,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德鑫汽車涂料公司銷往東南亞的一批油漆產品順利裝船出口。然而就在三個月前,企業與客戶洽談這筆訂單時,因為缺乏200萬元生產流動資金,這一訂單險些“流產”。
??? 據該公司總經理武德法介紹,就在企業一籌莫展之時,城陽區科技局工作人員登門相助,向他們介紹了自主知識產權可以評估作價開展擔保貸款的融資辦法。企業隨即把兩項汽車環保涂料發明專利作為抵押,不到一個月就拿到了200萬元的低息貸款,順利啟動了出口生產。
??? 以專利抵押貸款恰恰是青島市成為全國首批科技金融試點城市以來大力推動的科技融資方式之一。然而在具體工作開展中,依靠一個科技局的力量卻遠遠不夠,在今年召開的青島市科技工作會議上,青島市就提出了“局區(市)聯動、政金聯合”的科技金融模式,各區市也都行動了起來。
??? 在這樣的背景下,局區聯動的第一個簽約單誕生了:5月25日,青島市科技局與城陽區舉行了“局區科技工作會商會議暨科技金融合作簽約儀式”。青島市科技局將支持城陽區開展科技金融工作,為區域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加快區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加速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城陽區也成為青島市第一家啟動科技會商機制的區(市)。
400萬元撬動一個億
??? 2011年11月,青島市科技局安排了400萬元科技金融專項資金,引導青島市擔保中心、青島銀行分別出資400萬元和200萬元,三方共建了1000萬元的信貸風險補償準備金池,青島銀行按10倍(1億元)放大授信,實現了財政科技資金對社會資本引導的放大效應。
??? 而就在本次簽約會上,城陽區以一區之力參照這一模式同樣設立了區級科技金融專項資金(首批400萬元),而青島市擔保中心和青島銀行參照全市比例三方共建1000萬元準備金池,同樣,青島銀行也按照1億元授信,其服務對象主要面向城陽區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 按照協議,城陽區將授權委托青島生產力促進中心按照中心與青島銀行、青島市擔保中心共建的市級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合作機制和工作模式,管理運營城陽區科技金融專項資金。
??? 那么,一億元的貸款資金對于中小企業意味著什么?青島市科技局綜合計劃處處長吳新告訴記者:“從全市去年設立該準備金池以來,半年的時間已經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放款3000萬元,而還有4000萬元貸款也已經進入操作階段,惠及23家中小企業,如果12區市都能設立這樣的準備金池,惠及的中小企業也將成幾何狀放大?!?br>??? 結合這一模式,青島市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了更多的優惠條件:首先,青島銀行的貸款利率按照基準利率上浮不超過15%,青島市擔保中心擔保費率為2%,按照目前的利率水平,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總費率不超過10%,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二是科技經費補貼,開展貼息貸款,對于通過科技金融貸款的企業,如果申請青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計劃支持并通過各項評審后,將優先獲得財政科技資金支持用于貼息。
遍地開花可期
??? 目前,除了城陽區外,其他11個區市也都在積極爭取這一模式的到位,而在與會的各區市代表看來,局區會商這一模式更大的意義在于讓全市科技金融工作在區市遍地開花打下良好的基礎。
??? “十二五”期間,青島市將加快推進全市千萬平方米科技孵化器和公共研發平臺建設,真正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局區(市)科技工作會商機制”也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生。
??? 按照吳新的介紹,這一機制的設立是借鑒科技部的部、省工作會商機制,打破了科技部門“條條”和各區市“塊塊”,與以前單純的項目匹配不同,這是一套完整的機制。首先是主要領導面對面交流,包括分管副市長、科技部門一把手與各區市一把手直接對話;第二是科技部門工作與各區市里主要科技工作找共同點;第三是科技部門與各區市發改、經信部門面對面,最終達到的效果就是將科技部門的工作融入到區市主要工作中,局區(市)會商以全市科技創新重大任務與區(市)科技工作目標、重點任務相一致為前提,以重大科技工作和重大科技工程為工作載體,以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和各區(市)政府主要領導直接協商、決策,實行局區(市)兩個層面思路對接、統一部署、工作互動、共同推進、區(市)為主組織落實作為基本制度。
??? 除了這一機制外,下一步,隨著全市工作推開,也會有更多銀行和擔保機構進入這一體系中來。今年年初,青島市科技局與青島銀行、國開行青島分行、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全市科技創新獲得授信額度150億元。此外,還與中信銀行、深圳發展銀行、青島華商匯通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意向。目前,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已有10多家銀行和擔保機構、5家風險投資機構、5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登記在冊。(張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