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深圳市發展以企業為主體的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通過這一靈活的新型用人機制,為企業補充新鮮科研力量,培養造就專業高層次創新人才,大力促進產學研結合和科技成果轉化。
??? 近年來深圳抓住新機遇,大力發展生物、互聯網、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新興科研人員“求賢若渴”。在此背景下,我市發展以企業為主體的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通過這一靈活的新型用人機制,為企業補充新鮮科研力量,培養造就專業高層次創新人才,大力促進產學研結合和科技成果轉化。
土木工程領域的“研發中心”
??? 即將開建的東寶河新安大橋,是深莞兩市重要民生工程和重要過境通道。根據設計,建成后該大橋將成為世界上單跨最大的波形鋼腹板箱梁橋。這座由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的第三座主跨超百米的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橋,主要特點是波形鋼板代替混凝土腹板并采用體外預應力新型鋼筋—混凝土組合結構橋梁,具有結構強、材料使用率高、自重輕、施工簡便、造型美觀等突出特點,在全壽命期大幅度減少了能源、資源消耗。
??? “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等新型組合結構橋梁技術在我國的推廣應用起步不久,學術界和工程界的研究認識正在深入,有關技術標準體系尚未建立,工程實例也并不多見,與國外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鄙钲谑姓合嚓P負責人介紹,該院在這一方面勇于創新,所做的探索工作已初見成效并初具規模,主要得力于公司工程背景優勢與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科研平臺。
??? 據介紹,2007年1月,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準,市政院成立了深圳市土木工程領域第一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并以該基地為平臺,市政院于2011年成立了獨立的科技創新部門——研發中心。市政院先后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后研究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其中已有6名博士后出站,3位博士后在站。
??? “我們遵循環保、低碳的理念,依托公司工程背景優勢與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科研平臺,成功實現了多項自主創新的新型綠色組合結構橋梁技術的產業化,走在了國內同行的前列,有力促進了橋梁工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痹撠撠熑私榻B,市政院以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橋為突破口,在我國率先致力于新型組合結構橋梁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說,新型組合結構橋梁已成為深圳市政院的重要技術增長點,在國內同行中也處于領先地位。
??? 目前市政院已逐漸成長為華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的市政工程設計和研究機構,業務已遍及全國大部分省市。研發中心在橋梁工程領域,緊密結合工程實際,完成了一系列的科技攻關項目,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擔國家及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十余項,獲省部市級各類科技進步獎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70余項,出版、編寫相關著作及規程標準多部。
“綠色低碳”創新型科研團隊
???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建科院”)十多年來率先開展規?;?a target="_blank" class="wordstyle">綠色建筑和綠色低碳生態城市實踐,通過科研、規劃、設計、檢測、咨詢和項目管理業務等多種途徑,提供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市建設全過程的綜合解決方案,重點開展各類綠色建筑和生態城市關鍵技術,系統推進全生命周期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與專項技術研究,積極開展相關基礎理論研究、軟件工具開發、檢測設備和方法研制。
??? “我們對高端人才求賢若渴!”2010年,深圳建科院經批準設立了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敖柚欣飳Ω叨巳瞬诺闹С终?,通過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一靈活的新型用人機制,為企業補充新鮮科研力量,打造創新型的科研團隊?!苯圃旱南嚓P負責人介紹,自成立以來,建科院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秉承建科院“為民眾實踐健康、簡約、高效、可持續的綠色人居環境”的理念,在碳交易體系、生態產業規劃、建筑節能材料、BIM技術應用及綠色交通規劃等方面招收了多名博士后,涵蓋專業范圍廣,研究主題均圍繞建科院的核心業務——綠色建筑和生態城市建設展開。
??? 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是建科院對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工作開展的關鍵,圍繞這一核心,建科院多方面發力,為博士后在企業的科研和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制度保障。目前,這些高端人才在所在專業領域內的研究成果已經顯現,成長為所在方向的技術骨干,為建科院的核心業務貢獻自身的價值。
??? 周青峰博士主攻綠色交通規劃研究,負責綠色交通規劃技術集成、綠色交通出行環境評估及交通碳排放評估研究等,有力支撐深圳低碳城市的建設;王曉璐博士,課題方向基于BIM建筑信息技術的住宅產業化研究,參與深圳龍崗坪地國際低碳城項目、上海鋼琴廠改造等項目,負責BIM結構模型的搭建、revit模型與設計、分析軟件的銜接,BIM數據信息在建筑全壽命周期的流動;陳喜明博士,課題方向為建筑材料節能材料研究,進行室內空氣監測儀的開發,開發一套具有全面、在線、動態和自控特點的室內空氣質量監測告警設備……
??? 記者了解到,目前建科院承擔了190多項的綠色、低碳領域國際、國家和省市課題。主、參編百余項綠色或節能建筑國家、省及市各級標準與規范,涵蓋了近5年來相關領域標準的60%左右。發表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領域相關的研究文章共計約200余篇。擁有國家民用建筑能耗測評機構(全國6家,華南地區唯一一家)、國家建設部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實驗室、建設部和財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測評機構等3個國家級平臺,以及廣東省建筑節能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綠色建筑技術研究開發工程中心和廣東省省級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機構等3個省級平臺。